2023-06-07 16:44:47
文本智能解读 https://itic-sci.com/gkx_dist/Informal-news/14.html
集微网消息,美国《华尔街日报》5月9日报道称,许多西方公司正实施所谓的“中国加一”战略,争取把供应链扩展到中国以外的国家,而印度正力争这一地位。
印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人口规模和国内市场与中国相当。但另一方面,印度还需克服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落后的基础设施、相对糟糕的营商和制造业环境等一系列根深蒂固的问题。
报道称,印度的制造业在过去几年内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印度东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城市斯里珀伦布杜尔(Sriperumbudur)庞大的工业园区内,已经出现了不少新的企业,制造业的种类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2021年,世界上最大风力涡轮机制造商之一的维斯塔斯(Vestas)在斯里珀伦布杜尔建造了两家新工厂。现在,工厂的六条装配线组装轮毂电池、动力传动系统和其他零件,这些零件高高堆放在一个仓库里,运往世界各地。
对印度将很快成为第二大涡轮机市场的预测,推动了维斯塔斯的扩张。但曾监督维斯塔斯印度公司扩张的高级主管麦考尔(CharlesMcCall)声称,这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多元化努力”,公司有意将生产链扩展到中国之外的地方。
维斯塔斯的一些供应商也加入了进来,如制造涡轮叶片的供应商美国TPI复合材料公司。麦考尔称,最终维斯塔斯85%的供应商将在印度。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1年,印度制造业出口仅为中国的十分之一,但超过了除墨西哥和越南以外的所有其他新兴市场。
增长最大的是电子产品,截至今年3月,电子产品出口自2018年以来增长了两倍,达到230亿美元。Counterpoint技术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印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从2016年的9%上升至今年预计的19%。
根据印度央行的数据,从2020年到2022年,印度每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平均为420亿美元,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翻了一番。
苹果也加大了在印度的投资。2017年以来,苹果公司一直在印度组装低端的iPhone机型,并在去年开始生产最新的旗舰产品iPhone14。摩根大通估计,到2025年,四分之一的iPhone将在印度生产。
富士康将在印度金奈市附近工厂扩大iPhone的生产。《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富士康的目标是到2024年将iPhone的年产量提高到约2000万部,并将员工人数增加约两倍,达到10万人。
对于这一消息,苹果发言人拒绝置评。
印度在克服一些商业障碍方面取得了进展。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推出了“印度制造”计划,目标是推动制造业发展。印度已经将许多政府服务数字化,并加快了铁路、机场、集装箱航运港口和发电的建设。
世界银行的营商便利度排名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中,印度的排名一直在上升,
自由贸易协定数量不断增加。
印度于2015年推出了出口退税政策,并于2021年对此进行了全面改革。芬兰Salcomp公司董事总经理萨根达姆(SasikumarGendham)说,关税退税是“整个电子行业(增长)的起因”。Salcom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制造商,也是苹果的供应商。
自2014年以来,Salcomp在印度的员工人数翻了6倍,达到1.2万人。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招聘2.5万人。
Salcomp拥有200辆公交车来运送工人,并计划建造可容纳1.5万人的宿舍。按照印度的标准,公司的园区规模很大,但还没有达到中国的标准。该工厂的年产量约为1亿部,而其中国工厂的年产量约为1.8亿部。
《华尔街日报》提到,虽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还有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的负面因素叠加,但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仍远远领先于其他所有国家。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在竞争成为所谓“中国加一”的对象,尤其是越南、墨西哥、泰国和马来西亚。
印度仍必须克服一些长期以来让它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次要地位的根深蒂固问题。例如,印度的劳动力大多处于贫穷和缺乏技能的状态,基础设施也不发达。印度的商业环境,包括法规,仍然繁重。相对于印度经济的规模,制造业仍然很小。
虽然美国和西方国家正加大对印度的投入,但尚不清楚这些动作的成效。台“对外贸易发展协会”驻金奈的主任朱尔斯·施(JulesShih)表示,印度已经成为一个更容易做生意的地方,但在许多方面仍落后于其他国家。
他表示,在印度建厂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土地和批准,为外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程师申请签证也很耗时。“我们觉得,他们没有一个跨部门的统一目标,让‘印度制造’更快地实现。”
2020年3月,印度推出了“与生产挂钩的激励措施”,直接补贴目标产品,从手机及其零部件、药品和医疗设备开始。
但一些公司发现,要求与生产挂钩的激励措施的过程非常繁琐。韩国三星电子一直在与有关部门就退税金额进行讨论。三星印度公司发言人说,公司致力于成为印度的合作伙伴,并努力使该计划取得成功。
当地官员和企业表示,印度的制造业中心正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这是因为,与中国不同,许多工人不愿意为了找工作而搬到很远的地方。
与此同时,关税也阻碍了进口许多零部件的行业。纽约大学经济学家、印度央行前副行长阿查里亚(ViralAcharya)在布鲁金斯学会3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印度恰恰在商品制造业等领域实行保护主义,而‘中国加一’的机会正是在这些领域出现的。”
去年12月对印度经济的年度评估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印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进程已经停滞。自“印度制造”计划启动以来,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实际上已经萎缩,到2021年降至14%,远低于墨西哥、越南和孟加拉国。
2014年至2018年期间担任莫迪首席经济顾问的萨勃拉曼尼亚(ArvindSubramanian)表示,包括苹果在内,数家“拥抱印度”的公司都报告了糟糕的经历。他甚至表示,如果没有中国的推动,就连苹果的投资“也不会发生”。
去年秋天,亚马逊关闭了在印度的一些合资企业。亚马逊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将继续发展和壮大当地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不过在泰米尔纳德邦,本土的独角兽公司奥拉电气(OlaElectric)还是体现了一些希望。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轮摩托车和踏板车市场,Ola为了满足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推出了色彩鲜艳的踏板车,引起了轰动。
总部位于新德里的智库能源、环境和水资源委员会数据显示,在截至3月31日的上一个财政年度,电动两轮车的新注册量在过去两年增长了十倍以上,达到684,273辆。
Ola的新工厂每年生产50万辆电动滑板车。公司计划将工厂面积扩大四倍,并将从2024年初开始生产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