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许世友在南京外出散步碰到歹徒抢劫,将军说:把东西放下

2022-10-18 17:08:02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57名开国上将,个个都是天纵奇才,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萧克、邓华。

有精通隐蔽战线的李克农、张宗逊。但以武艺高强、性格爽朗著称的,却只有许世友将军一人。

建国后的一天,许世友在南京街头巡视,突然撞到了几个小毛贼。

这几个小毛贼没有认出许世友的身份,竟胆大包天地想要与其动武,警卫员准备上前阻拦,却被许世友将军一把拦住。

随后,他一个举动,令身旁的警卫员震惊不已,也给了那伙小毛贼一个惨痛的教训。

那么,许世友将军的武艺到底如何?街上的歹徒为何敢和他动武?面对危险,他到底做出了怎样的举动?

特殊的经历,过人的武艺

邓公曾评价道,“许世友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正如邓公所言,比起其他开国将领,许世友的经历无疑更为特殊。

1906年2月2日,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了湖北麻城许家洼的上空,一个壮实的男婴呱呱坠地。

当时许家或许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将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少时,许世友便展现出了过人之处。

身材健壮的他,从小就是父母的好帮手,农忙时节总能看到他在田间地头忙碌,一家人虽贫困,也算是其乐融融。

然而,好景不长,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按理说,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中国人民应该过上温饱的生活。

但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国初期,中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动荡,军阀林立、战争不断,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作为极其贫困的农村地区,许家洼自然没能幸免,因家里缺衣少粮,许世友被迫前往嵩山少林寺拜师学艺,他的习武生涯,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由于为人机敏、性格豁达,许世友深受少林寺长老素应法师的认可。

他不仅向许世友传授武艺,还教他爱国爱民的道理,许世友朴素的革命精神,在这一时期便埋下了种子。

从8岁到16岁,许世友一直扎根少林,十八班武艺也好,飞檐走壁也罢,不管素应法师教什么,他总能很快学会。

与师傅告别时,他已是一名高手,在少林寺内,也打出了一番名堂。

1922年,许世友回乡探亲,打算与久别的父母重聚。

然而,当他抵达故乡时,却见到了痛心的一幕。

当地的地主恶霸趾高气扬,对农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剥削,许世友的妹妹便被恶霸掳走,一家人的生活也过得愈发艰辛。

此时,许世友已经有了打抱不平的能力,为了给十里八乡的百姓出一口恶气,他径直找到了恶霸门前,二话没说便和一群恶霸交起手来。

平日里,这些败类都是仗势欺人、恃强凌弱,哪里见过许世友这样的英雄好汉。

没一会儿,这群人便被打得连连哀嚎,为首的恶霸头子,更是被活活打死。

经此一事,许世友在当地名声大噪,百姓都感谢他为自己出了口恶气,但当地政府却有意包庇地主恶霸,扬言要将他逮捕归案。

在旧社会,这样颠倒黑白的现象并不罕见,许世友明白,一旦被官府抓住,必定凶多吉少,无奈之下,他只好离乡远行,躲避通缉。

参加红军,立功无数

好男儿志在四方,在各地云游一番以后,许世友产生了参军报国的念头。

凭借着一身武艺,他顺利入伍,先是在军阀吴佩孚的军队中任职,北伐战争开始之际,又加入了国民革命军。

从军以后,许世友一身本领有了用武之地,在战场上,他总是身先士卒,打得敌人避之不及,屡立战功的他,也很快得到了上级重用。

1926年时,许世友已经小有名气,在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师中担任一名连长。

在浩浩荡荡的北伐战争中,许世友获得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不过,1927年蒋介石却掀起臭名昭著的“四一二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无疾而终。

当时,共产党的处境十分被动,大量党员都落入了国民党特务的魔爪。

在这艰难的时刻,许世友却迎难而上,于当年8月份正式宣誓入党,不久后便在组织的安排下回到湖北家乡,参与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

革命的形势愈发凶险,许世友的决心更加坚定,从豫鄂边区的开辟,到工农红军的创建,他越战越勇,多次挫败国民党的围攻。

因此,他在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历任连长、营长,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爆发前夕,他已是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34团团长,凭借着敢打敢拼的性格,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为了重创国民党大部队,许世友不惜以身犯险,曾7次参加敢死队。

其中两次还是敢死队的队长,抱着必死的决心,他率队深入敌军腹地,多次掀起反击的攻势。

当时,红军的力量并不占优,面对来势汹汹的国军精锐,只能灵活应对。

好在,许世友艺高人胆大,时常运用游击战战术,将国军耍得晕头转向,最后群起而歼之。

1932年11月,红四军向川陕边境转移,国军穷追不舍,为了给主力部队杀出一条血路,许世友率领着34团镇守漫川关。

与国军激战3个昼夜,期间身负重伤仍奋力指挥,最终将国军堵在了大部队身后,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遭到不公指控,毛主席为其解围

就这样,许世友能打胜仗、不畏牺牲的美名在军中传开,他的才能也得到了张国焘的重用。

1935年长征途中,他被提拔为红4军军长,在包座战役和绥崇丹懋战役均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1936年红军抵达陕北后,他又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师长,为后续部队起到了侦查、筹粮的作用。

然而,正是与张国焘之间的关系,差点让许世友招致杀身之祸。

当年,张国焘违背党中央开辟陕甘宁根据地的指示,坚持率领西路军南下,最终惨遭失败,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给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

在红军大学学习期间,中央开展了针对张国焘的批判工作,许世友虽然感念张国焘的知遇之恩,但还是仗义执言,主动揭发了他的路线错误。

可是,一些过激的言论也相继涌现,心直口快的许世友,表达了一些不同意见,终于给有心人留下了把柄。

就这样,许世友遭到一些人的指责。

为此许世友还打算独自前往四川打游击。

还没等许世友付诸行动,便遭人举报,于是,林彪将许世友逮捕入狱。

然而,事情传到毛主席耳朵里,却出现了转机。

原来,毛主席早就听闻许世友的光辉事迹,也深知他的性格。

于是,在毛主席的执意要求下,中央撤销了对他的处分,并任命其为红军大学校务部副部长。

从狱中释放当天,毛主席效仿古人“亲解其缚”,许世友则双膝跪地,诚恳地表示“从此以后,我就是毛主席您的人了”。

老当益壮,制服歹徒

经过此事,许世友的性格的确沉稳了许多,在战场上也愈发勇猛。

纵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身先士卒,立下了赫赫功勋,声势浩大的济南战役,便是出自他的手笔。

正因如此,建国后,许世友将军先后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解放军副参谋长等职位。

1955年授衔时,也众望所归地获得了开国上将军衔。

不久后,许世友调任南京,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此后十余年内,他一直扎根于此,不仅推广了著名的“郭兴福教学法”,还大力开展练兵运动,对南京军事力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许世友又兼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党政军一把抓,大幅推动了当地的建设。

此时,许世友已过花甲之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教导下,火爆的性格已经收敛了很多。

平日里,他最爱身着便装,在南京街头闲逛,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社会百态。

一天傍晚,他如平时一样,在南京夫子庙附近考察,不料,却有一伙歹徒在撬门行窃,刚好被许世友将军和身旁的两个便衣警卫员逮了个正着。

警卫员打算通知附近的公安机关,准备低调处理。

然而,许世友却径直朝歹徒走了过去,“你们在干嘛,快点把东西放下,跟我到公安局去!”

可是,这群人是八九个壮汉,根本没把眼前衣着朴素的老人放在眼里:“老头,不要碍事,小心修理你”。

一听这话,警卫员连忙上前阻拦,没想到,许世友却来劲了,他摆了摆手,让警卫员退下,自己则挺身上前,毫不畏惧。

见状,那几个歹徒都有些不寒而栗,尤其是为首的歹徒,已经被许世友的威严震慑住了。

不过,见许世友头发已经发白,他还是壮起胆子,冲了上去,随后,几个跟班也一涌而上,试图将许世友撂倒。

令众人始料未及的是,许世友根本无惧这些歹徒。

他见识过日军的刺刀,领略过国军的火炮,还经历过美军的轰炸,这些所谓的歹徒,在他眼里不过是小毛贼罢了。

在围攻之下,许世友毫不慌乱,熟练地施展起少林功夫,一番拳脚之后,原先气势汹汹的歹徒,竟然被打得鼻青脸肿,为首的头目,更是倒在地上,不能动弹。

这时,警察也闻讯赶到,将已经被许世友制服的小毛贼悉数逮捕。

值得一提的是,临走前,许世友特意叮嘱警方,

“千万要依法办理,绝不能因为他们跟我打架就重判,年轻人,还是要给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许世友心胸之开阔,由此可见一斑。

调任广州,再立战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许世友在南京的传奇故事很快便流传开来,南京百姓都对他钦佩不已。

不过,1973年,考虑到国内外的形势,毛主席提出了军区司令对调计划。

而许世友则积极响应,年底便前往广州军区任职,和南京人民的鱼水之情也就此告一段落。

没想到的是,许世友调任广州不久,南海冲突轰然爆发。

南越军队将舰艇开入我国西沙永乐群岛,还侵占了珊瑚、甘泉、金银三座岛屿,对我国领土主权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挫一挫南越海军的嚣张气焰,毛主席亲自部署了这场反击战争,1974年1月18日,战斗悄然打响,许世友坐镇广州指挥部。

在他的调遣下,我国海军舰队灵活应对,很快便击沉了三艘敌军舰艇,暂时稳住了局面。

1月20日,许世友又集结了海陆空三军,对西沙群岛发起总攻。

在我军凶猛的火力面前,南越部队根本毫无招架之力,死得死,伤的伤,这场战争,最终以解放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西沙海战,对我国而言至关重要。

首先,这是毛主席部署的最后一场战争,其次,这是捍卫南海权益的关键一战。

为了表扬许世友用“小舰打大舰”的方式指挥赢得这场战争,庆功会上,毛主席对他进行了着重嘉奖。

回想起解放战争的往事,毛主席还笑着说道:“许世友是一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总结

可见,许世友将军的战功受到了广泛认可。

晚年间,他直来直去的性格依旧不改,爱喝茅台、爱打抱不平的性格,也烙上了深刻的个人标签,成了街知巷闻的佳话。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将军安详地闭上双眼,享年79岁,考虑到他的功绩,邓公为他颁发了“特许通行令”,为他实施土葬。

要知道,在我国的开国元勋中,除毛主席、任弼时外,许世友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shop https://www.hongkong05.com/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宁都信息网版权所有